解读《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助力专业人才培养
由 大观 发布于
2020年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以下简称热线)工作目标和原则,并从热线设立、热线咨询员、热线管理、督导、伦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3月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后附文件全文)
旨在组建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等多学科专业人员队伍,依照统一的工作原则,为受疫情影响的群众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和社会工作服务,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和社会影响。
通知提出要将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纳入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统筹安排,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一是面向各类重点人群提供服务,包括新冠肺炎感染者、被隔离人员(密切接触人员、康复出院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医务、公安、交通、基层社区等工作人员),重点关注儿童、老人、残障人士、有原发疾病等特殊需要的人员和因公殉职者家属、病亡者家属。
二是在三类重点场所开展服务,包括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根据三类场所的不同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
三是发挥各专业优势,提供协同服务,要求受疫情影响地区的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员与对口支援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组成服务队,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向重点人群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救助和精神医学干预等心理援助服务,以及提供疫情认知、健康指导和情绪辅导、家庭支援、社会关系修复、政策咨询及转介等社会工作服务。
国家心理危机干预人才空缺,政策利导下,急需补给人才,在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工作者、应急参与者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特别是落地的危机干预实操技术迫在眉睫。
为助力危机干预人员科学应对疫情,减缓社会影响,推动健康中国,助力平安中国行动,大观心理&希望24热线公益部以实务为导向,积累7年心理危机干预经验,聚焦本土案例,紧扣实操方法,从实务角度出发,为全国心理工作者、应急参与者赋能加油,提供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专业知识课程,《心理危机干预实操项目》培训。共克时艰,抗击疫情!
《心理危机干预实操项目》是一款心理危机干预实操技能专业培训产品,由大观心身医学研究院﹒希望24热线、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联合开发、共同打造。
附 《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